他用25年的辛苦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25年的堅持譜寫了生命的樂章。他,就是濟源市環境監測站總工衛海林。
作為全省環境監測隊伍的技術骨干,衛海林多次參加國家調派的重大環境監測任務。2005年11月,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硝基苯精餾塔發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908萬元,并引發松花江水污染,可能導致沿岸數百萬居民的生活受到影響。國家環境部門抽調全國精英奔赴撫遠縣搶險,衛海林就是其中之一。
撫遠縣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是中國最東部的縣級行政單位,夜間溫度達到-15℃。因監測需要,衛海林每兩個小時采樣一次,每次取樣都要把冰面重新破開。經過十幾天堅持不懈的工作,他最終圓滿完成任務,載譽而歸。2009年,他支援洛陽偃師化工廠爆炸現場環境監測工作。2010年,他代表河南隊參加第一屆全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大比武,取得了團體第一、個人三等獎的優異成績,為河南省和濟源市贏得了榮譽。
2014年4月,衛海林被選派到西藏環境監測中心站開展為期7個月的技術援藏工作??粗P病在床的老父親和剛剛發生意外事故而住院的老母親,衛海林放心不下。但在妻子的支持下,他義無反顧奔赴西藏。
剛到西藏,僅僅高原反應就給了衛海林一個下馬威。胸悶、頭痛,晚上難以入睡,衛海林的體重下降了近30斤。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年極端最低溫度達到-41℃,塌方、泥石流、暗冰、車禍時有發生,衛海林白天與當地人溝通、了解情況,晚上總結材料、解決問題。通過他的“傳、帶、幫”,當地環境檢測人員的業務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他的精湛技術得到了當地環保廳的贊賞。
2015年8月,天津港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當得知被派往現場進行應急環境監測以有效控制和消除事故區域內的次生環境風險時,衛海林立即奔赴現場。
在事故發生地的2公里范圍內,衛海林和來自其他省市的3位監測員身著防護服,頭戴雙層活性炭面罩,對爆炸涉及區域的空氣、水等環境指標進行不間斷監測。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一個監測點至少要花20分鐘,他這邊一忙完就要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個監測點,午飯也只能在安全區胡亂扒幾口。這樣的工作,整整持續了兩個星期。在這次救援中,西寧環保設備廠家,環保人員及時提供的權威的環境監測結果,對穩定人心、穩定大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在天津港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應急監測工作中的突出表現,衛海林受到了環保部的通報表彰。
2016年5月,衛海林被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環境保護廳等單位聯合評為首屆“河南最美環保人物”;2016年6月,他被濟源市委宣傳部、文明辦、環保局聯合評為濟源市首屆“環保衛士”……?
每一個常規監測和事故監測現場,都有衛海林義不容辭的身影。為了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為了給決策部門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他把危險和困難都拋在了腦后。對于衛海林來說,哪里有需要,自己就要在哪里出現,這不僅是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特殊的工作性質,加班加點是常事。他每天追著污染跑,跑遍大半個中國,但他從沒有半句怨言,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堅持一切以工作為中心,舍小家為大家。
2017年,衛海林抽調至市污染防治攻堅辦后,工作上更加精益求精,大膽負責。特別是2018年6月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他積極協調各舉報件主辦單位及市督察組,對每個舉報件進行現場調查、核實,對每份整改報告進行審核、報批。他每天在第一行政區步行近兩萬步,同事們都說他“不是在第一行政區,就是在去第一行政區的路上”。連續高強度、超負荷工作,2018年8月份,他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疾∑陂g,他仍然叮囑同事們做好跟蹤復查工作,確保每一個舉報件務必整改到位。
身體條件稍微好轉以后,他就積極要求工作。根據安排,他在監測站工作一段時間后,又回到了市污染防治攻堅辦。雖然是熟悉的工作,但他仍一如既往,繼續以高昂的工作熱情和扎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省委省政府環保督察交辦舉報件的整改銷號工作中……
追求無止境。衛海林作為生態環境系統的一名忠誠環保衛士,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始終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為“營造碧水藍天,造福濟源人民”默默地奉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