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妹(右)手把手教監測站新人做分析實驗。
31年前,黃德妹還是一個從長沙環保學校剛畢業的20歲小姑娘,被分配到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環境監測站工作,守著無人員又無設備的環境監測站,一個人、一個空房間,一切從零做起。
但黃德妹從小就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她一個人從南昌市環境監測站要來了退下來的燒杯、試劑等一批設備,西寧排污許可證,把監測站的架子搭了起來,憑著自己在學校學的專業知識,一個人開始做起了分析實驗。
最初設備很落后,做高錳酸鹽指數分析實驗時,不僅一次只能分析兩個樣品,而且那時用電爐加熱,經常加熱途中電爐絲燒斷,只能等電爐降溫后,自己動手把電爐修好再重新開始做,如此往復,黃德妹也會覺得煩躁,但她還是咬咬牙又堅持下來。
“現在監測站的儀器設備比以前先進多了,機械化程度高,比如現在COD樣本一次就可以做一二十個,水浴鍋加熱也不存在加熱電爐絲中斷的問題?!秉S德妹前后對比監測站的儀器時說。
記得有年冬天,寒風刺骨,為了更精準地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水樣,黃德妹帶著監測站的工作人員找到當地老百姓,借用他們的小木船到潦河中間去采樣。由于小木船年久失修,她們坐在船上需要不停地把漏進船里的河水往外倒。冰冷的河水打濕了黃德妹的衣服,但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她抓住船沿的手卻出汗了。
潦河細房斷面是安義縣與永修縣的交界斷面,有一次監測時發現了一個指標超標,黃德妹就帶領監測站工作人員,沿著河岸查找排污口,查找污染源。因為沿河沒有道路,雜草叢生,蟲蛇眾多,走路都要小心翼翼,防止被蟲蛇咬傷,也怕失足跌入河中。
三十多年過去了,現在黃德妹從小黃成長為安義縣生態環境局分管監測、生態等工作的局黨組成員。崗位變了,責任大了,擔子也更重了。
“我想辦法跟一些儀器設備商協商,希望能先給儀器后付款,通過與多個商家多次協商,總算有一家公司同意讓我們先用設備后付款了?!秉S德妹知道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和監測工作的難點在哪里,她想方設法提升安義縣環境監測站的技術能力。有了設備之后,就開始開展人員培訓,她把站點分析人員送到南昌市環境監測站跟班學習,讓他們盡快掌握專業技術,熟練使用專業設備。
在黃德妹分管生態創建工作后,她發現這個工作的難點還是在于資金缺乏和鄉鎮積極性不高。通過思考,她從兩方面入手,第一,爭取縣委縣政府重視,成立安義縣生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并將生態鄉鎮創建工作納入年終政府目標考核內容之一;第二,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在共同努力下,爭取到南昌市生態環境局支持的200萬元生態創建資金。
通過幾年的努力,安義縣10個鄉鎮100%創建為省級生態鄉鎮,其中3個鄉鎮創建為國家級生態鄉鎮。安義縣2015年創建為省級生態縣。2019年被評為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目前,安義縣正在申報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縣。
“看著安義縣的環保工作從無到有、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看到環境監測、生態保護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想到自己為安義縣打響生態品牌盡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心里真的很開心?!秉S德妹說。
因兢兢業業的工作,黃德妹得到了認可, 2020年獲評“江西最美環保人”。作者:張林霞 朱桐